说起来其实今年的生活很单调,大部分时间都在考研,而且又是一次失败的考研,不过失败的事情总结起来更有意义。
毕业
前半年在写毕业设计,薄弱的工程能力和设计能力给自己挖了不少坑,好在最后得了个优秀论文,聊胜于无。
因为疫情不能返校,毕业计划都被打乱了,还想去吃食堂的馄饨和 biangbiang 面,新老校区交界的安徽板面,后门的杨国福、鸡鱼煲,还有火锅烧烤等等,写到这里又饿了。
寄宿考研
21 年更新:差 5 分没能进复试,老倒霉蛋了。学生时代就这样突然结束,想想还有些舍不得。
正式复习是从七月中旬开始的。因为在家学习效率很低,所以报了一个省内的寄宿考研。有一个固定的(虽然我连续换了三次)自习室位置,平时就是宿舍-自习室-食堂/取外卖三点一线,三个地方在物理上是一条直线,一天的运动量大概在一千步以内,白天吹着空调学习,晚上吹着空调睡觉。听起来很枯燥,但我觉得还行,这种没有变化的生活是我最喜欢的学习情境。唯一不爽的是宿舍楼的卫生,宿舍是跟某学校的学生住在一起的,具体情况不便描述,我只能说那厕所半年逼走了三个保洁。
复习上出现了许多问题:时间安排不合理;数学学习方向错误;英语裸考翻车;拖延;考前心态失控。其实大部分在去年就暴露了,可惜我没有足够重视。
即便是二战生,从七月份正式开始也属实有些晚了,尤其对于我这种做题改题龟速的人来说,五个月不足以吃透数一和 408,所以后期时间相当紧张,数学大多数题目都没来得及二刷,尤其是前期特意标记了的错题。
从去年开始数一改变了命题方向,只会做套路题不懂背后思想、推导过程的学习是得不到分数的,没有重视这个变化是我再次白给的主要原因。即使大部分备考时间都分给了数学,也只是往年真题做得自我满足。用 2020 做最后模拟的时候,突然惊醒,但也已经来不及弥补。可能我的心态就是从那时开始失控的吧。
政治英语一贯裸考,今年甚至连肖四肖八也没怎么做(没时间),好在肖神发挥神勇。可惜英语翻车了。
我自诩是一个大心脏的人,考试面试从来不紧张,唯独这次心态爆炸。最后一个星期靠复方氨酚软胺片顶住鼻炎和感冒,但考试的时候还是精神不佳,每科的前一个小时脑子基本是不转的。好在没发烧,不然考场都进不去。当然这不是考不好的主要原因,也不应该作为借口,有些题本应练成肌肉记忆的。
二战的失败不至于击倒我,反而让我更清楚地认识自己。两年的考研经历也留下了不少遗产:找回了计算能力,补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,重新意识到系统型学习的重要性。
也挺好的,人生的每段经历都很有意义。
生活
上半年在家胖了好多,可惜去寄宿基地没办法保持住。吃的最多的是附近的水饺和杨国福,油太多吃完就犯困。
一如既往的晚睡和不正经吃早餐,0:30 后入睡成了日常,后来把手机放在桌子上,才有所好转。要改要改要改。
其他
- Notion
五月份开始从语雀转移到了 Notion,然后它就变成了我的笔记、规划、TODO、资料归档等 all in one 的工具,今年涉及到敲字的工作都是在 Notion 上完成的。
- RSS
考研期间不敢多玩,日常就逛一逛推特、微博、v2ex、先知,时间长了就觉得这种获取有效信息得方式太过低效,这种碎片式的内容更适合被动获取。于是全部改成了 RSS 订阅,推特的订阅用 RSShub 做中转。利用 Slack 分频道添加 RSS 源,非常方便。
推特没什么用就注销了,然后用一个 Telegram Channel 汇总日常的动态。